首页  

心理账户 Mental Accounting     所属分类 finance 浏览量 344
情景A:你打算去剧院看一场演出,准备到现场买票,票价是300元,在你到达剧院的时候,发现自己丢了300元现金,你是否会买票看演唱会?(调研183人,88%会买)

情景B: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唱会,你花了300元已经买好票,在你到达剧院的时候发现票丢了,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须再花300元买票,你是否会买票?(调研200人,46%会买)
 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无法理解啊!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
以上情景中,现金是一个子账户,演唱会是另一个子账户,两个账户不互通。
当你掉了300元的现金时,不会影响到演唱会账户的支付预算;
而你掉了300元的门票时,再重新买一张就会觉得超过了该账户的支付预算,
总觉得是花了600元钱看了一场仅值300元的演唱会,心里感觉不值得,所以放弃观看。

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主观的心理分账,称之为心理账户。
这个概念最早是2017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


心理账户和前景理论、锚定效应理论共同构成了行为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基石。


按照钱的来源,心理账户可分为:

意外所得账户里的钱,很容易花费掉,对价格不敏感。

劳动所得账户里的钱,更加看重,容易储蓄起来,用起来也更心疼一些。

也就能解释,为何年会上中奖的钱,很容易花掉。而自己兼职赚来的钱,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有人中彩票中了几百万,几年后败得一无所有,又回到了穷困潦倒的状态。

赌博的人,花钱更容易大手大脚。

一夜暴富,对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好事。

按照钱的去向,心理账户可分为:

生活必须账户,比如柴米油盐支出、水电煤费、手机费等;
家庭建设账户,比如添置家庭保险、小孩教育、全家去旅游的费用;
个人发展账户,比如买书、买课程、报班的费用;
情感维系账户,比如给父母的礼物、给女朋友礼物支出;
享乐休闲账户,比如看电影、充个视频会员的费用。
不同的心理账户,对价格敏感度不一样。

比如我们逛街时,舍不得给自己买条围巾,但是服务员说可考虑给女朋友送一条时,顿时觉得这个可以有。
给自己买的花销在享乐休闲账户里,给女朋友买的花销在情感维系账户里。
一般来说,相比享乐休闲账户,人们更容易为情感账户花钱。

按照钱的数量,心理账户还可分为:

零钱账户里的钱,更容易花掉。

100元的整钞,一直舍不得花。但当100元破开后,很快就会花掉。

获得几百元的奖金后,会毫不犹豫的花掉。如果获得几万的奖金,往往会存储起来不用。

根据不同的维度,心理账户还可以划分为更多类型。比如虚荣心账户、公益账户、投资账户等。

心理账户三个特征
从上面的分类来总结,心理账户有以下3个典型特征。

1. 不同的心理账户,相互独立
不同的心理账户之间,相互独立。大多数场景,用户不会因为家庭日常开销增加而去减小孩子开销。

2. 不同收入来源,用户的态度不同
例如针对于工作收入,用户往往会慎重对待并合理分配。针对意外之财,用户会做一些比较冲动的消费。

3. 不同的数量的收入,用户的态度不同
同一收入来源的不同数量,用户的态度也不同。
比如年终奖1000和10万态度是截然不同的,1000的年终奖大多数会毫不犹豫的花掉买自己喜欢的东西,10万的年终奖用户往往会存储起来。

心理账户说的是,用户会在心里对钱进行分类,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什么钱该花多少都有一个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置身事内》精华

关于贴现的说明和例子

《底层逻辑》摘录

《周期》摘录

《纳瓦尔宝典》笔记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