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在投资交易中的应用
所属分类 trade
浏览量 6
方差 标准差 zscore 百分位 四分位距等统计指标
是量化投资中衡量风险、评估收益、构建策略的核心工具,共同构成了对资产收益分布特征的完整描述。
评估一只基金是否值得配置
用标准差看整体风险,确保在可承受范围内;
用5% 分位数看下行风险,判断最坏情况是否能接受;
用四分位距看业绩稳定性,避免 “靠某几次极端收益拉高平均” 的情况;
当某期收益Z-Score异常时,结合基本面分析是否调整持仓
1. 方差与标准差:衡量收益波动(核心风险指标)
方差和标准差本质相同,均用于描述资产收益偏离其平均值的程度,数值越大,收益波动越剧烈,风险越高。
核心应用场景
单一资产风险评估:
比较不同股票或基金的风险。
例如,A 股票年化标准差 20%,B 股票 10%,说明 A 的收益波动是 B 的两倍,风险更高。
组合风险优化:
通过计算资产间的协方差(方差的延伸),调整组合中各资产权重,实现 “在给定收益下风险最小” 或 “在给定风险下收益最大”。
风险调整后收益计算:
夏普比率 = (组合收益 - 无风险收益)/ 组合标准差,比率越高,单位风险带来的超额收益越多。
2. Z-Score(标准分数):识别极端波动(异常值检测)
Z-Score 表示某一收益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标准差倍数,
公式为:Z = (X - μ) / σ,
其中 X 为单期收益,μ 为平均收益,σ 为标准差。
核心应用场景
异常行情识别:
通常认为 | Z| > 2 或 3 时,该期收益属于 “异常波动”。
例如,某股票日收益 Z-Score=3.5,说明当日收益远超正常波动范围,
可能是重大利好 / 利空导致,需警惕趋势反转。
交易信号触发:构建均值回归策略。
当 Z-Score 达到极端值(如 Z>3)时,
认为价格偏离均值过多,大概率回调,此时做空;当 Z<-3 时,做多。
3. 百分位与四分位距:描述收益分布位置(尾部风险与稳定性)
两者均用于分析收益在整体分布中的位置,聚焦 “收益落在哪个区间”,而非单纯的平均波动。
3.1 百分位
表示某一收益在历史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例如,某股票收益率的 95% 分位数为 5%,意味着历史上 95% 的交易日收益都不超过 5%;
核心应用场景
下行风险控制:
重点关注 5%、10% 分位数(左侧分位数),即 “最坏情况下的收益”。
例如,某基金年化收益的 5% 分位数为 - 15%,表示有 5% 的概率年亏损超过 15%,可据此设置止损阈值。
业绩对标:
评估基金经理表现。
若某基金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 90% 分位,说明其业绩超过 90% 的同行。
3.2 四分位距(IQR)
等于上四分位数(Q3,75% 分位)减去下四分位数(Q1,25% 分位),
代表中间 50% 收益数据的波动范围,不受极端值影响,比标准差更能反映收益的 “稳定性”;
核心应用场景
收益稳定性评估:
对比两只基金,若 A 基金 IQR 为 10%,B 基金为 20%,
说明 A 的中间 50% 收益波动更小,业绩更稳定,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尾部风险衡量:
结合四分位与极值(如最大值、最小值),分析 “黑天鹅” 风险。
若某资产 Q1 极低且最小值远小于 Q1,说明其存在严重的下行尾部风险,可能出现大幅亏损。
上一篇
下一篇
冬天砂锅炖菜配菜
ETF投资常用策略
《孙子兵法》交易智慧
巴菲特价值连城的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