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响商业的50本书第1到10本     所属分类 read 浏览量 724
卡尔维诺
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的作品 

亚当·斯密 马克思 韦伯 哈耶克 弗里德曼 萨缪尔森 德鲁克


1   《国富论》亚当·斯密
    他发现了“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第一次定义了生产的三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
在他看来,是资本而不是其他——带来了市场,进而带来了劳动分工的扩展,
资本的投入导致市场扩张,而后者反过来也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投资。
所谓的“资本主义”便是从这个定义延展出来的概念。
在经济行为的动力研究上,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般的论断。
他认为,在经济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不是来自同情心或利他主义,而是利己之心,即每一个人改善生活条件的欲望。
以利己心为基础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是贯穿整部《国富论》的基本哲学思想。

2   《资本论》卡尔·马克思
     一本为革命而生的经济学宣言

按马克思的观点,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而生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关系的总和。
《资本论》正是通过系统地分析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关系,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他还发明了“剩余价值”这个经济学名词,从而推导出工人阶级的命运和资本主义的必然结局。

由此马克思得出了终极性结论:资本主义的毁灭是历史的必然,而这将通过暴力来实现。
无产阶级将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唯一失去的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最终不是贪婪的人性让生产关系瓦解,而是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扩容提高了劳动的效率,
进而让资本家和劳动者得以在契约和制度重建的前提下,分享劳动的成果。

就如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马克思一样,《资本论》也成为反对和捍卫的武器,
在这个过程中,它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面目全非。

3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为商业编织的意义之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确立了现代商业文明在伦理上的正当性。

19世纪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运动,让商业成为改变世界的最重要力量。
韦伯出生于纺织工业世家,在他盛年之际,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国,
越来越多的人把一生倾注于工商事业,那么,关于商业存在价值的拷问便显得无比急切。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创作动机,
是试图回答一个非常尖锐、到今天仍然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根本动力,到底是什么?

韦伯提出了三个原则性的观点:

其一,正当性的终极认同。

马克斯·韦伯认为人被赚钱动机所左右,把获利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
在经济上获利不再从属于人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手段,而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一条首要原则。

其二,内心信仰的驱动。
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中,基督教新教的清教徒精神和禁欲主义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尽管没有这些精神也可能产生某些资本主义的特征,但不会产生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主义。

其三,理性主义与法治精神。
韦伯从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渊源,推导出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精确的计算和拥有技术上的基础。
这进一步根植于西方科学特有的数学及实验的精确理性的自然科学、法律与理性的结构所带来的可估量的技术性劳动手段与程序规则。
那种具有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人,他们都具有自我约束性——理性的计算,集中精力,固守原则。

他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对财富的贪欲,而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者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
那么多人勤恳工作,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纪律,并不是为了单纯糊口或热爱金钱,而是内心信仰使然。

“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的动物”。显然,他是这张大网的编织者之一,我们悬挂其上,同时也在参与编织。

4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重新定义“看得见的手”

在政治经济学界,马克思主义之后,影响最大的便是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最著名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通论》的诞生是对当时全球经济大萧条、高失业率的一次回应。
内部经济的萧条和外部共产主义的威胁,让欧美政治家们束手无策,
亟待一场理论上的突围。就在这一时刻,凯恩斯挺身而出。

由于并不存在引导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自我矫正机制或“看不见的手”,
因此,一国经济有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停留在低产出、高失业的痛苦状态。

凯恩斯给出的药方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并有助于保持一个较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需求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因素及货币数量。

在市场失灵的前提下,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支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方法。

自经济学诞生以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公认为三部最重要的经典。

5   《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他什么都不信,除了自由



1944年,英国政府为了拯救经济,发表了一部《就业政策白皮书》,其指导思想来自于凯恩斯和他的政府干预主义。
也是在这一年,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1899—1992)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
书中,哈耶克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委婉的批判。凯恩斯与哈耶克的争论提出了一个迄今仍被反复讨论的课题:
在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之中,交织着计划与市场、民主与专制四大要素,
它们的配对调和,构成了数种迥然不同的国家成长模式。

《通往奴役之路》的主题都是指出社会主义的谬误。

他不无悲悯地写道: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
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
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

哈耶克把自由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他甚至认为,“自由而非民主是终极价值”。
他借用康德的观点认定,“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他进而论述说:
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的状况区分开的,
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
只有在自由主义时代,法治才被有意识地加以发展,
并且是自由主义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是自由的保障,而且也是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哈耶克称之为一种无法达到的乌托邦,对其的迷信,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并必将通往奴役之路。
在书中,他表达了三层“不相信”:
他不相信,健康的国民经济可以被集中管理和科学规划
他不相信,政府可以控制对权力的贪婪
他不相信,精英分子真的能发现绝对的真理。

6  《自由选择》米尔顿·弗里德曼
    经济学界有个“矮巨人”



在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年后,
197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这个奖项颁给了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12—2006),
一个身高不足1.6米、讲话声音很响的“矮巨人”。

在1975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书,从此使这个概念更广为人知。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商品都有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是由劳动力成本、流通成本、税收及企业家的预期决定的,
但如果一个商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话,那意味着有人为它做了补贴。
这个补贴的角色有时是政府,有时是企业。

如果政府提供了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意味着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做了补贴。
所以弗里德曼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午餐,其实是全世界最昂贵的。

弗里德曼极端崇尚自由,认为“一个把平等置于自由之上的社会,两者都得不到。
相反,一个把自由置于平等之上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两者兼得”。

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弗里德曼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并强调充分的“法治”。
他表达过一个跟哈耶克很近似的观点:“已经集中起来的权力,不会由于创造它的那些人的良好愿望而变得无害。”
他的理论信徒、美国总统里根曾经多次引用他的另外一句名言:“政府才是导致今天经济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弗里德曼认为:因为市场的配置是自由的,政府不应该进行管制,
所以在货币的供给上,政府应该向市场公布一个长期的货币供应量。
但在凯恩斯主义者看来,如果政府做出长期货币稳定的承诺的话,就会缺乏调节市场的能力。

7   《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
     我写教科书,其他人拟定法律

直到18世纪末,经济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亚当·斯密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哲学和历史学中剥离出来,
至凯恩斯大开大合,开创了宏观经济学。
到1948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 1915—2009)写出了第一本经济学的大学教科书,
至此经济学才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学科教育范式。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有两个开创性的特点。

其一,他建立了经济学的基本学科叙述体系。
全书共7个单元,分别是: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

其二,萨缪尔森把数学模型大规模地引入经济学体系中。
经济学越来越像一门科学,一门可以通过公司和数据函数所推导的科学。


8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彼得·德鲁克
   一个“旁观者”的创新


1911年,机工学徒出身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
标志着管理学的雏形初现。而当时,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T型车已经问世3年了。
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他的理论全部来自于美国企业家们在车间一线的成功实践经验。

而真正让管理学建立完整知识架构,并对企业的性质和企业家精神进行了定义的,
则是彼得·德鲁克(1909—2005),他因此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学就本质而言,
是关于人的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
“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企业组织的目的是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
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1985年,76岁的德鲁克出版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在我看来,这是德鲁克“最后的不朽杰作”。
他从管理学的角度定义了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并将之输出为一种全社会的能力。

在书中,他把创新视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并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被组织化的任务和系统化工作。
“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种训练。
检验创新的并不是它的新奇、它的科学内容或是它的小聪明,
而是它在市场中的成功与否。”

1985年,76岁的德鲁克出版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他从管理学的角度定义了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并将之输出为一种全社会的能力。

在书中,他把创新视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并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被组织化的任务和系统化工作。
“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种训练。
检验创新的并不是它的新奇、它的科学内容或是它的小聪明,而是它在市场中的成功与否。”

德鲁克得出结论:管理是一种新技术(而不是特定的某个科学或发明),
它使美国经济走向了企业家经济,也将使美国进入一个企业家社会。

9   “竞争三部曲”   迈克尔·波特
     战略模型的设计大师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1947—)是哈佛商学院里名声最隆的教授。
在2005年的“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上,他位居第一。

让波特成为“竞争战略之父”的,是他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战略》。

1980年,迈克尔·波特出版了《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通过确定顾客需求、竞争者产品及本企业产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来奠定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特定地位并维持这一地位。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种一般性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
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生产制造、研发、服务、推销、广告及管理等方面的成本,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保持技术、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等。

“专一化战略”是公司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
使其赢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平均水平。
公司要么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异化,
要么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两者兼得。


1985年,迈克尔·波特出版《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竞争战略理论。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价值链”这个全新概念: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它们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波特进而认为,所有的竞争规则总是以五种竞争力量的形式出现,
他总结为“五力模型”
“五力”包括: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替代品的能力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和竞争格局的演化。



1990年,迈克尔·波特出版了《国家竞争战略》。
波特提出了一个国家构建经济竞争力的“菱形”模型,
它由四种力量组成: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行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对手。



10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群众是如何被发动起来的

所有政治、经济规划或商业活动的成败,归根到底,都取决于受众的行为:
他们在什么时候,愿意以怎样的价格或方式,为什么而买单——它可能是一个商品,也可能是一个理想。
黑格尔认为,获得认可的欲望,是人最基本的愿望。


勒庞出生于1841年,是一位医学博士,他到43岁左右的时候才开始研究群体心理,
而那时,正是工业革命再造欧洲社会的转折时刻。

在书的引论中,他明晰地写道:
当今时代是人类思想正在经历转型的关键时刻之一,它来自于两个基本因素,
一是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
二是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



作为一个资深的病理学家,勒庞把正在发生巨变的社会看成一群“集体发作的病人”。
他认为,当无数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在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
人在群体聚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
他得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理性对群体毫无影响力,群体只受无意识情感的影响。

书中,勒庞提出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观察:群体用形象思维思考,且这些形象之间并无逻辑关系。
形象暗示产生的情感,有时非常强烈以至于能够被付诸行动。
群体易被奇迹打动,传说和奇迹是文明的真正支柱。

高深的观念必须经过简化才能被群众接受,这和做产品很像,普适的产品一定是非常简单通用的。
要影响群体,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而是应该从情感层面施加影响。

大众的想象力历来都是政治家权力的基础,伟大的政治家都会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权力的基石。
群体会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
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

群体的道德,会比个人的更好或更坏。
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甚至可以达到使人慷慨赴死的地步。

上一篇     下一篇
影响商业的50本书

程序员的酒后真言

建党100周年中英双语热词

杭州历史文化及典故

影响商业的50本书第11到19本

MBA商业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