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here you go,there you are
当下的状态源于自身选择
你选择去哪里,就会在那里立足
去哪,就在哪
正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传统,是佛教 “八正道” 之一,强调对当下的觉察和专注;
其核心是 “保持当下的觉知”,学会接纳,觉察呼吸、身体感受、思绪起伏,而不对这些体验进行评判或抗拒;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正念练习可以减少杏仁核的过度反应,杏仁核是大脑中掌管恐惧和压力的区域,从而减少焦虑反应;
同时还能增强前额叶皮层功能,前额叶负责理性思考和情绪调节,这使得人们能更冷静地面对压力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作者:乔・卡巴 - 金(Jon Kabat-Zinn)
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
where you go,there you are
该书用简明优美的文字阐明正念冥想的精髓和方法,
帮助读者在喧嚣忙乱的世界里,找回平静、专注、清明和幸福。
书中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充满忙碌、压力、冲突等,由此引发各种情绪和生理问题,
而正念可以帮助人们脱离这种困境,保持专注和接纳,
从而掌控与自我、家人、工作乃至更广阔世界的关系,提升生命质量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 推荐序作者
陈海贤,男,汉族,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
中国临床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知名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
知乎ID “动机在杭州”
呼吸是 身心连接的桥梁,
专注呼吸时,大脑会从 思虑模式(前额叶活跃) 切换到 觉察模式,
降低皮质醇(压力激素),激活副交感神经(放松神经),实现 心定则身安
若有身体不适(如肩颈酸),可将意念轻轻移到不适处,
以气养之,想象气息包裹酸痛处,逐渐化解紧张
工作间隙,闭眼 30 秒,专注感受 呼吸与心跳,相当于给心神 快速充电
念呼吸
不干预 不评判地观察呼吸本身,
呼吸是 无意识的生理反应,把注意力完全锚定在呼吸上,
大脑从 思虑模式 切换到 觉察模式,相当于给大脑  断网休息
子时(23:00-1:00)必静:
子时是 “胆经当令”,也是 “阳气初生” 的时刻,此时必须处于安静状态(最好入睡),
若熬夜,会直接消耗 “初生阳气”,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哪怕睡够 8 小时,熬夜后也难恢复);
午时(11:00-13:00)小休:
午时是 “心经当令”,阳气最盛,此时可闭目养神 15-30 分钟(不必睡着),让心 “虚静” 片刻 ,
道家认为 “午时小休,胜补人参”,能快速平衡阴阳,避免下午昏沉;
高效休息是停止消耗,
停止精神对外境的执着与追逐,
停止身体对规律的违背与勉强,
让身心回归最本真的状态,
佛家的 清净心,道家的  自然态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