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摘录
所属分类 read
浏览量 482
达利欧
1975年达利欧26岁时,在一间两居室的公寓里创立桥水,一步步把桥水做成了对冲基金行业全球第一,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600亿美元。
同时,桥水也是全球最挣钱的私募机构之一,成立以来为客户赚取收益接近50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他押注拉美债务危机出现失误,几乎赔光了此前积攒的全部资本。他卖掉家里各类资产又向父亲借钱才熬过难关。
从此之后,他开始特别注意研究债务危机,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模型。后来他成功预测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中,在对冲基金行业一片哀鸿遍野平均亏损达到了19%的大环境下,达利欧的桥水基金逆势挣钱。
债务危机 债务不断的扩张 人类天性 无法避免
三个典型案例
德国一战后恶性通货膨胀 1929年美国大萧条 2008年次贷危机
债务周期模型
对一百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生的48次严重债务危机做了量化研究和分析,充分印证了这个模型的合理性
对一个经济体来说,通过信贷产生债务是不可避免的,而债务总是倾向于越来越多,直到超出偿还能力,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会周期性反复出现,总是难以避免的。
当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收入会一直增长,于是借钱越来越多,直到超出偿还能力所能承担的限度。
这个信贷不断自我强化、债务不断膨胀的过程,称为信贷上升运动。到现金流支撑不住了,就会掉头向下,反过来出现一个下降运动。
形势掉头向下时,就会发生债务危机。这个时候,企业和金融机构一家家被债务压垮,股市崩盘,实业崩溃,经济萧条。
等到经济触底回升,新的一轮信贷上升运动就会再次启动。
这样的一升一降,反反复复,也就形成了人类始终难以摆脱的债务危机周期。
按照达利欧的研究结果,这种周期性的大型债务危机,大约十几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
债务快速增长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判断它是好还是坏,要看借来的资金能否合理使用,能不能带动收入更快增长,且还得起债务。
债务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另一类是通货膨胀型的债务危机
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危机爆发的主要表现,是市场陷入流通货币紧缩的状态,流通的钱不够了。
一切金融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需要货币作为媒介,钱不够了,自然会导致交易萎缩,经济萧条。
这一类型,是债务危机的基本类型,主要发生在那些货币自主、债务以本国货币为主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自主制定货币政策,债务又多以外币形式存在,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这种国家若是发生货币危机,在经济萧条的同时,往往还会出现资本外流,本国货币严重贬值,汇率一落千丈,这和通货膨胀的情况相似。
因此,这种类型被称为通货膨胀型经济危机。德国一战之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情况。
总结提炼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由六个阶段构成,
先是上升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泡沫-触顶;
然后是下降过程的三个阶段:萧条-去杠杆-正常化
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是在2008年,不过,作为一轮完整的债务周期,要从2001年左右开始算起。
2001年,美国出现了一次不太严重的经济衰退,随后进入比较正常的发展节奏,经济稳步增长,
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大家开始一点点增加负债,负债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要低于收入的增长。
这是达利欧模型里的早期阶段,这是一个健康的黄金年代。
到负债规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黄金年代就结束了,泡沫来了
这个阶段的状况就跟吹泡泡不多,一方面经济数据一片大好,市场热火朝天,大家的情绪也越来越乐观;
而一方面,支撑起大好局面的,其实主要是依赖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
从2004年到2006年,在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增长率稳定在3-4%之间,对美国来说算是非常不错的。
失业率低于长期平均水准,通货膨胀率也不高,三年股市回报达到35% 大多数经济数据看上去很漂亮。
但是,支撑起这些漂亮数据的,是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
大家在乐观情绪驱使之下,都去借钱,金融机构在乐观情绪驱使下,疯狂投放信贷。
债务人借到的钱存入金融机构,形成新的存款,金融机构再把存款投放出去,形成更多新的信贷。
这种循环不断积累债务规模,也在给经济循环不断创造货币投放。钱多了,各种资产价格都会水涨船高。
债务人借钱时能抵押的资产价格也上升了,于是又可以借更多的钱。大家都在玩以小博大的杠杆游戏。
市场热火朝天,股市牛气冲天,其实都是加杠杆吹泡泡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得特别明显。大家都认为房价会一直涨,房贷的门槛也越来越宽松。
很多收入不稳定、还不起贷款的人,也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贷款。
这种信用低、安全性差的贷款就被称为次级贷款。
按理说,这种贷款风险很大,可是,在市场普遍乐观的情况下,大家觉得这样的次级贷款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就这样,资金流入推高房价,房价高了,会吸引更多人买房。想买房没钱怎么办?那就接着借钱。
买了一套还不够,还要借更多的钱,上更高的杠杆,买更多的房。
大家都要买房,可房就这么多,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当然是房价上涨。
于是,房价在三年间被推着上涨了30%,如果从2000年开始算,房价上涨了80%多,刷新了美国一个世纪以来房价上涨速度的记录。
与此同时,到2006年,美国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20%,说明大多家庭已经非常入不敷出了。
到了2007年,美国的泡沫达到了顶部。就是大家都觉得市场还能更好,但市场已经没法变得更好了。
因为经济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已经还不起债,也不能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维持下去。
泡沫达到头了就会破,市场到顶了就会掉头向下,上升过程就会逆转成为下降过程了。
捅破泡沫引发局面急转直下的导火索,是拖欠房贷的人越来越多,部分放贷太猛的金融机构开始面临困境。
一方面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都变成了坏账;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存款者知道金融机构面临困境,纷纷要求取钱。
这就是金融机构最害怕发生的情况 挤兑
在挤兑的打击下,金融机构开始倒闭,乐观情绪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房价掉头向下,越来越多的人还不起房贷,甚至主动违约,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拖入困境。
挤兑和破产像雪崩一样开始蔓延,要都是小银行小机构倒也罢,但房地美和房利美这样规模巨大影响巨大的金融机构,也被拖下了水。
它们是专门发放房贷的金融机构。在泡沫阶段,它们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足足5万亿美元的债务规模,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次级贷款。
在泡沫阶段,没人在乎次级贷款的风险。可到了萧条阶段,次级贷款几乎都成了收不回来的坏账。两家巨大的金融机构,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很多其他金融机构,因为手持大量由次级贷款衍生而来的金融产品,也开始面临挤兑,一家接着一家陷入困境。
从贝尔斯登到雷曼兄弟再到美林,华尔街最大的五家投资银行,五家有三家轰然倒下。
然后,危机向其他领域和实体经济蔓延,友邦保险的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一个季度亏损高达600多亿美元,
连通用汽车也陷入了需要破产保护的境地。
到2008年,美国股市跌去40%,第四季度失业率超10%,达到五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就是达利欧模型所描述的,萧条阶段的典型场景。
萧条阶段之后,紧接着是漫长而痛苦的去杠杆阶段。
在泡沫阶段,是不断地加杠杆吹泡泡,导致债务过度膨胀,超出了现金流所能承担的限度,终于导致崩盘。
那么,崩盘之后要想重新恢复平衡,就必须通过去杠杆,削减过度膨胀的债务规模,和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重新实现平衡。
只有走完这一步,才能走完整个债务危机周期,回到正常化阶段。
为了防止经济彻底崩盘,政府对重要金融机构进行保护,同时通过降低利率和变相印钞的办法刺激经济。
与此同时,大量不那么关键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就此倒闭,大量债务成为坏账在经济循环中消失,大量企业和居民承受损失。
通过这个痛苦的过程,杠杆慢慢降了下来,债务规模也得到了缩减。
到2011年,美国经济慢慢平稳,这才重新回到正轨。
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都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债务危机周期也就完成了。
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通胀型债务危机,并且进入萧条阶段,又会发生什么?
除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倒闭、经济崩盘之外,还会出现外资加速逃离、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情况。
大家不仅不信任这个国家的金融机构,连它的货币也不信任了,连本国资金都在想方设法外逃避险。
该国货币会急剧贬值,汇率一落千丈。
在特定情况下还有可能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开动马力印多少钱都没有用,钞票的价值甚至连厕纸都不如。
一战之后的德国,就曾在战争赔款的外债压力之下,陷入这样的恶性通胀。
从1922年7月到1923年11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德国物价上涨了38.7亿倍,德国马克兑换美元的成本提高了157亿倍。
一战前的1913年,德国一年发行的全部钞票,拿到1923年,只够买一千克黑面包。
当时的德国魏玛政府花了一年多时间,才让德国渡过危机,然后进入了短暂的复苏期。
债务危机的本质
现金流供求失去平衡,债务不断膨胀,对现金流的需求,超过了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
现金流供求失衡之后出现崩盘,企业倒闭,百姓大量失业,
然后必须通过缓慢且痛苦的过程,才能重新恢复平衡,再次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
上一篇
下一篇
windows 使用 gitbash 运行 linux 命令
mysql now(),current_timestamp(),sysdate()的区别
货币简史摘录
MySQL 中 is null 和 =null 的区别
债务规模与经济增长
四叶草户型